龋齿怎么治疗?预防龋齿的5个日常方法
早上刷牙时突然一阵刺痛,咬苹果时牙齿发酸,照镜子发现牙面有黑点...这些可能是龋齿在悄悄找。作为困扰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龋齿到底该怎么应对?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话题。
一、为什么会长龋齿?
很多人以为吃糖多就会蛀牙,其实更复杂。当食物残渣(尤其是碳水化合物)在牙齿表面停留超过12小时,口腔细菌就会把它们分解成酸性物质。这些酸会慢慢腐蚀牙釉质,就像水滴石穿那样形成小洞,这就是龋齿的开始。
容易引发龋齿的5个高危因素:
- 频繁吃零食不漱口
- 夜间哺乳后不清洁婴儿口腔
- 牙列不齐导致清洁死角
- 长期口干症状
- 使用含糖药物(如止咳糖浆)
二、龋齿发展的三个阶段
阶段:牙釉质表面出现白垩色斑点,此时还没有明显疼痛感,通过专业氟化处理可以逆转。
第二阶段:形成黑色蛀洞,遇到冷热酸甜会有短暂刺痛,需要立即补牙。
第三阶段:蛀洞深入牙髓,出现自发剧痛甚脓肿,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。
三、7种实用的防龋方法
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这几个习惯能有效保护牙齿:
- 使用含氟牙膏,每天刷牙2次,每次少2分钟
- 餐后用牙线清理牙缝,减少邻面龋发生
- 控制碳酸饮料摄入频率,建议用吸管饮用
- 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
-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+洗牙
- 儿童及时做窝沟封闭
- 夜间口渴尽量喝清水而非牛奶
四、已经蛀牙了怎么办?
根据龋坏程度不同,常见的治疗方式有:
浅龋:医生会去除腐质后用树脂材料补牙,过程无痛且一次完成。
中龋:接近牙神经时需要垫底保护,可能会分两次处理。
深龋:若出现牙髓感染,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后再套冠保护。
特别提醒:孕妇出现龋齿更要及时处理,孕期4-6个月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期。
五、关于龋齿的3个误区
误区1:"不疼就不用治"——疼痛往往说明已伤及牙神经
误区2:"乳牙蛀了不用管"——会影响恒牙发育和颌骨生长
误区3:"补牙材料越贵越好"——不同位置适合不同材料,听专业建议
记住,再小的龋洞也不会自动愈合。当发现牙齿颜色改变、食物嵌塞或者对冷热敏感时,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机构检查。毕竟,预防和治疗龋齿好的时机,一个是十年前,一个就是现在。